智阅云书城 -浪花集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18 23:29:08

浪花集 电子书 pdf 百度云 下载 epub 2025 免费 mobi 在线

浪花集精美图片
》浪花集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浪花集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815915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1
  • 页数:296
  • 价格:52.00
  • 纸张:纯质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8 23:29:08

寄语:

苏州九如巷的张家二姐,合肥四姐妹之一,*后的闺秀张允和的家族自述


内容简介:

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的前尘旧事

1930年,《水》从苏州九如巷汩汩流出;1996年,《水》在北京后拐棒胡同复刊……

大出版家范用先生盛赞《水》的复刊是“本世纪一大奇迹也”;

名记者、作家叶稚珊女士称之为“发行量小、办刊人年龄、装潢简素、曲高而有和者的刊物”。

本书即是这份传奇家庭刊物《水》的一朵朵“浪花”。

一个世纪以来,这些“浪花”不仅流遍了大江南北,流向了太平洋彼岸,还流向了每一位读者的心里……


书籍目录:

 

前言 (张寅和)

 

《水》号信

复刊词

为乐益同学录写序

慈父

看不见的背影

一封电报和后的眼泪

爸爸办乐益

启蒙教育家张冀牖

追忆张奇友

张华奎传

本来没有我

我的奶妈同陈干干

红双喜——我想我的好奶妈

大大和朱干干

我的汪干干——老妈

我们大家的迷你趣闻

从封信到封信

王觉悟闹学

大弟新娘俏

我到苏州来

儿时杂忆

秋灯忆语

三首打油诗及其由来

张宗和日记摘录

从“盘夫”到“惊变”“埋玉”……

拍“喜福会”电影(上)

拍“喜福会”电影(下)

碎金散玉谈顾传玠

张宗和昆曲传记

作曲家张定和在重庆

读张兆和

原谅我,亲爱的母校

温柔的防浪石堤

《石堤》后记

曾蔷何许人也

飞来客——小鸽

蔷薇在古代西方

月色

《书的故事》译者序言

《从文家书》后记

真假《清江引》

出游简报

“胡适情诗手迹”辨误

祭坟

妹妹

傻瓜电脑的趣事

我的师父张大姨

我的窦舅舅

深深的怀念

信中情

生别离

周耀平给四妹(充和)的信

旭和的信和文

给元和的信

屠乐勤给周有光、张允和的信

给舅妈的信

叶至善给张允和的信

范用给张允和的信

张允和给范用的信

“新潮老头”——我的干外公

别离的笙箫

 

后记(一)(周有光)

后记(二)(叶稚珊)

 

合肥张家世系简表

常州周家世系简表

 


作者介绍:

张允和(1909年7月25日-2002年8月14日),安徽合肥人,自小随父生长于苏州,曾祖为晚清重臣、淮军将领张树声。父亲是近代教育家张冀牖,母亲是昆曲研究家陆英。允和是“张家十姐弟”中的“二姐”,是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周有光先生的夫人,又与元和(昆曲名伶顾传玠的夫人)、兆和(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夫人)、充和(美国汉学家傅汉思的夫人)被海内外并称为“合肥四姊妹”。允和1932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结婚后随周有光留学日本、游历美欧。新中国成立后,曾为高中历史老师、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编辑,1952年“打老虎”运动后离职。1956年参加俞平伯主持的北京昆曲研习社,编辑《社讯》并演出昆曲剧目。八十六岁时续办家庭刊物《水》杂志,凝聚亲情,互通声气。晚年出版《后的闺秀》《浪花集》《多情人不老》《昆曲日记》《曲终人不散》等多部作品,风行海内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浪花集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浪花集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浪花集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阅读沉淀一个世纪的温情

追寻我们已经失落的优雅

 

父母恩宠、姐弟和乐、伉俪情深、含饴弄孙、曲词唱酬……

无论是传记轶闻还是稚语童言,莫不生动有趣且句句入心

 

这不仅是一部家族志,更是一种文化的绝唱

是一道经历史打磨过的人伦之光


书摘插图


前言

《浪花集》精彩书摘

从封信到封信

 

上海有一条早修筑的小铁路,叫淞沪铁路,从上海向北到炮台湾。

英国怡和洋行在同治年间(1862—1874)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允许,开始自行修筑这条铁路,到光绪二年(1876)完工。从上海到吴淞镇,路长只有十四公里。第二年(1877),清政府认为外国人居然在中国领土上修筑铁路,这条铁路破坏了风水,是中国人的奇耻大辱,跟怡和洋行进行了无数次的交涉,出钱把铁路买到中国手中后,在愤怒之下,下令拆毁,把机件等物储存在炮台湾。经过了漫长的二十年,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新拨官款在原地修复通行。因为机件在炮台湾,淞沪铁路由吴淞镇延长两公里,全长为十六公里。

中国公学就在吴淞镇和炮台湾之间,它们三个所在地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中国公学的同学都以学校在中国条铁路所在地为荣。

我和三妹兆和都是1927年作为批女生进中国公学预科的。这时候三妹十七岁我十八岁,条铁路整整三十岁(如果不算前二十年的账)。

我和三妹不但同时进中国公学,还在她三岁我四岁同时(1913)在上海同一天开蒙认方块字,念“人之初”。四年后(1917)搬家去苏州,同在家塾里,同在一个桌子上念《孟子》《史记》《文选》和杂七八拉的“五四”运动的作品。我们三个女学生(大姐元和、我、三妹兆和)很阔气,有三位老师:一位道貌岸然的于先生专教古文,另一位王孟鸾老师教白话文也教文言文,一位吴天然女教师,是教我们跳舞、唱歌的。在《三叶集》(叶圣陶的子女写的集子)中好像提到过她。又四年(1921)我和三妹又同时进入苏州女子职业中学。读了一年,我们又同时留级,因为除中文课程外,其他课程都不及格。我们两姐妹是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的患难姐妹。

三妹比我用功,她定定心在中国公学读完了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我却先后读了三个大学。在中国公学两年,一年预科,一年“新鲜生”。就转学光华大学,也是批招收女生的大学。“一·二八”战争,苏州到上海火车不通,我坐轮船到杭州之江大学借读了一学期。后,又回到光华大学戴方帽子的。大学里收女生是新鲜事,男生对我们女生既爱护又促狭。他们对女生的特点很清楚,挨个儿为我们起绰号。世传三妹的绰号“黑凤”,并不是男生起的,这名字我疑心是沈从文起的。原来男生替她起的绰号叫“黑牡丹”,三妹讨厌这个美绰号。我有两个绰号:一个叫“鹦哥”,因为我爱穿绿;另一个绰号就不妙了,叫“小活猴”。可这个绰号见过报的。你如不信,可看1928年上海《新闻报》上有这么一篇报道:《中国公学篮球队之五张》。其中有“……张允和玲珑活泼,无缝不钻,平时有‘小活猴’之称……惜投篮欠准……”五个姓张的是:张兆和、张允和、张萍、张依娜、张××。队长是三妹。我对运动外行,身体瘦弱,人一推就倒。可我喜欢滥竽充数,当一个候补队员也好。

我家三妹功课好,运动也不差,在中国公学是女子全能运动名。可在上海女大学生运动会上,她参加五百米短跑是后一名。

中国公学的老校长何鲁,忽然下了台,到现在我还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接任校长是“五四”运动赫赫有名的胡适之先生,他早年曾在中国公学念过书。他聘请了几位新潮流的教员,其中有一位就是沈从文。三妹选了他的课,下了堂课,回到女生宿舍后,谈到这位老师上课堂讲不出话来挺有趣。听说沈从文是大兵出身,我们也拜读过他几篇小说,是胡适之校长找来的人一定不错,可我们并不觉得他是可尊敬的老师,不过是会写写白话文小说的青年人而已。

别瞧三妹年纪小,给她写情书的人可不少。她倒不撕这些“纸短情长”的信,一律保存,还编上号。这些编号的信,保存在三妹好友潘家延处,家延死后,下落何处,不得而知。

有一天,三妹忽然接到一封薄薄的信。拆开来看,才知道是沈从文老师的信。句话:“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当然,三妹没有复信。接着第二封、第三封信,要是从邮局寄信,都得超重。据三妹说,原封不退回。第四封以后的信,没听见三妹说什么,我们也不便过问,但是知道三妹没有复信,可能保存得相当周密。

我转学到上海大西路光华大学(1929),这以后,沈从文究竟给三妹多少封信,我当姐姐的不好过问。是不是三妹专为沈从文编过特殊的号,这也是秘密。大概信写得太多、太长、太那个。三妹认为老师不该写这样失礼的信,发疯的信,三妹受不了。忽然有一天,三妹找到我,对我说:“我刚从胡适之校长家里回来。”我问她:“去做什么?”她说:“我跟校长说,沈老师给我写这些信可不好!”校长笑笑回答:“有什么不好!我和你爸爸都是安徽同乡,是不是让我跟你爸爸谈谈你们的事?”三妹急红了脸:“不要讲!”校长很郑重地对这位女学生说:“我知道沈从文顽固地爱你!”三妹脱口而出:“我顽固地不爱他!”以上是三妹亲口跟我讲的话,我记得一清二楚。可是我们两姐妹都有了孙女时,偶尔谈到“顽固地”“爱他”和“不爱他”

时,三妹矢口否认跟我说过这些话。

光阴如箭,这箭是火箭,人过了二十五岁后,觉得日子过得比过去快上一倍,你有这样感觉吗?一下子,半个世纪过去了。

在这半个世纪中,我和三妹同年(1933)结婚,我嫁周耀平(现名周有光),她嫁沈从文;我和三妹同年生儿子,我的儿子叫晓平,她的儿子叫龙朱。卢沟桥事变,我们两家分开。她老沈家住云南呈贡,我老周家在四川漂流,从成都到重庆,溯江而上到岷江,先后搬家三十次以上。

日本投降后(1946),张家十姐弟才在上海大聚会,照了合家欢。这以后又各奔前程,从此天南地北、生离死别,再也聚不到一起了。一直到1956年,有三家定居北京,那就是三妹兆和、三弟定和跟我三家。算是欢欢喜喜、常来常往过日子。十年后(1966),猛不丁地来了个“文化大革命”,这下子三家人又都妻离子散。两年后,北京三家人家只剩下四口人:沈家的沈二哥、张家的张以连、我家祖孙二人,相依为命。连连十二岁独立生活,我的孙女小庆庆九岁。三妹下放湖北咸宁挑粪种田,听说还和冰心结成“一对红”。三弟下放放羊。我家五口人:儿子晓平、媳妇何诗秀下放湖北潜江插秧、种菜。我家爷爷(周有光)下放宁夏贺兰山阙的平罗,捡种子,编筛子,捡煤渣,还有开不完的检讨、认罪会。大会多在广场上开。有时遇到空中大雁编队飞行,雁儿集体大便,弄得开会的人满头满身都是黏答答的大雁大便,它方“便”,人可不“方便”,洗都难洗干净。我家有光幸亏戴顶大帽子,总算头上没有“鸟便”。有光跟我谈起这件事,认为是平生遭遇到的有趣的事。看来大雁比人纪律性还强,所谓“人不如禽兽”。

本来也要我带庆庆跟着爷爷下放平罗的。我思想搞不通,不去,就不去,动员我也不去,也无可奈何我。我是娇小姐,受不了那塞外风沙,也吃不下为三个人打井水、洗衣服、生炉子烧饭的苦。我一把锁锁上了城里沙滩后街五十五号大杂院里我住的房子的大门(原有五间半房子,上缴了四间)。住到中关村科学院宿舍里儿子家,看孙女、烧饭,靠丈夫、媳妇三人给我微薄的津贴打发日子。真正不够用时,我有好亲戚好朋友处可借。虽然他们生活也不好,可他们总会竭力为我张罗。我一辈子怕开口问人借钱,这下子完了,只好厚着脸皮乞讨,这也是人生应有经历。

过年过节,我把十二岁的小连连接到中关村住几天,庆庆就不肯叫他“叔叔”,瞧不起他。庆庆说:“我为什么要叫他叔叔,他只比我大三岁,他没羞没臊,还抢我糖吃。我不但不叫他‘叔叔’,也不叫他‘连连’,我叫他‘小连’。”我骂庆庆太没有礼貌。实在那时候,孙子斗爷爷、儿子逼死妈妈的事多着呢,还讲什么礼貌。

有一次,我进城到东堂子胡同看望沈二哥。那是1969年初冬,他一个人生活,怪可怜的。屋子里乱得吓人,简直无处下脚。书和衣服杂物堆在桌子上、椅子上、床上……到处灰蒙蒙的。我问他:“沈二哥,为什么这样乱?”他说:“我就要下放啦!我在理东西。”可他双手插在口袋里,并没有动手理东西,他站在床边,我也找不到一张可坐的椅子,只得站在桌子边。我说:“下放?!我能帮忙?”沈二哥摇摇头。我想既帮不了忙,就回身想走。沈二哥说:“莫走,二姐,你看!”他从鼓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头皱脑的信,又像哭又像笑对我说:“这是三姐(他也尊称我三妹为‘三姐’)给我的封信。”他把信举起来,面色十分羞涩而温柔。我说:“我能看看吗?”沈二哥把信放下来,又像给我又像不给我,把信放在胸前温一下,并没有给我。又把信塞在口袋里,这手抓紧了信再也不出来了。我想,我真傻,怎么看人家的情书呢,我正望着他好笑。忽然沈二哥说:“三姐的封信——封。”说着就吸溜吸溜哭起来,快七十岁的老头儿像一个小孩子哭得又伤心又快乐。我站在那儿倒有点手足无措了。我悄悄地走了,让他沉浸、陶醉在那春天的“甜涩”中吧!

 

张允和

1988年5月9日晚

初稿成于沈从文二哥逝世前二十四小时


书籍介绍

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的前尘旧事

…………………………………………

1930年,《水》从苏州九如巷汩汩流出;1996年,《水》在北京后拐棒胡同复刊……

大出版家范用先生盛赞《水》的复刊是“本世纪一大奇迹也”;

名记者、作家叶稚珊女士称之为“发行量最小、办刊人年龄最高、装潢最简素、曲高而有和者的刊物”。

…………………………………………………………

本书即是这份传奇家庭刊物《水》的一朵朵“浪花”。

一个世纪以来,这些“浪花”不仅流遍了大江南北,流向了太平洋彼岸,还流向了每一位读者的心里……

…………………………………………………………

阅读沉淀一个世纪的温情

追寻我们已经失落的优雅

………………………………

父母恩宠、姐弟和乐、伉俪情深、含饴弄孙、曲词唱酬……

无论是传记轶闻还是稚语童言,莫不生动有趣且句句入心

……………………………………………………

这不仅是一部家族志,更是一种文化的绝唱

是一道经历史打磨过的人伦之光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简单(261+)
  • txt(353+)
  • 无水印(92+)
  • mobi(472+)
  • epub(574+)
  • 速度慢(287+)

下载评价

  • 网友 曾***文: ( 2024-12-20 01:37:49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曾***玉: ( 2025-01-03 01:13:08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孙***美: ( 2025-01-05 00:20:51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汪***豪: ( 2024-12-26 07:35:41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车***波: ( 2024-12-22 01:00:18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权***波: ( 2024-12-24 20:58:47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后***之: ( 2024-12-29 16:26:21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石***致: ( 2024-12-19 03:16:31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沈***松: ( 2025-01-15 19:20:04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林***艳: ( 2024-12-26 01:59:56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温***欣: ( 2025-01-01 09:26:41 )

    可以可以可以


随机推荐